澳大利亚,作为英国早期的殖民地和罪犯流放地,澳大利亚依仗自己丰富的矿产资源,经过数十年发展已经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。
而澳大利亚能够有今天的成就,很大程度上也是搭乘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顺风车,没有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,澳大利亚根本不可能有今天。澳大利亚被称为“坐在矿车上的国家”,2017年矿业产值占GDP的6.9%,是个严重依赖资源出口的国家,而中国就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客户,仅去年就从澳进口了近7亿吨铁矿,占到了澳铁矿出口的83%。中国2008年后再度升级搞基建,大量的进口原材料都来自澳大利亚,使得澳大利亚经济能率先复苏,大批中国人到澳学习、旅游、投资带动了澳大利亚的房地产大牛市。但澳大利亚对中国毫无感恩之心,如之前的中钢和中信在澳大利亚投资铁矿最终失败,巨亏上百亿。在一桩桩铁矿收购案背后,你总能发现一只看不见的手在阻挠,一家巨型公司——必和必拓。
必和必拓是澳大利亚最有名的两家矿产公司之一,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采矿业公司,生产基地遍布全球25个国家,由英国的必拓公司和澳大利亚的必和公司合并而来。它背后的股东都是欧美的一些著名的金融资本,包括花旗银行、汇丰银行等等。
中国作为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大国,和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、力拓、巴西的淡水河谷等三大国际铁矿石公司都有合作,但中国一直没有定价权,和这些矿企谈判屡屡受挫。在2009年铁矿石的谈判风波曾引起中澳两国关系的紧张,力拓驻上海办事处的首席代表胡士泰等几人窃取国家机密被捕,导致中钢协在和几大巨头谈判时价格越谈越高,他们只愿降价33%,我们坚持降价40%-45%,于是定期协议谈成了短期协议。一些中小钢企不堪某些大型国有企业的暴利剥削,纷纷擅自跟淡水河谷签订长协议,国内大小钢企一盘散沙,也导致这之后连年亏损达7000亿之巨。其实我们大连商品交易所也设立了铁矿石期货,新加坡有铁矿石掉期交易,但国外大型矿山对国内期货持观望态度,中国铁矿期货国际化任重而道远。而目前铁矿石短期化定价容易造成价格波动,金融化则进一步加剧铁矿石市场的不稳定性,使得铁矿石价格波动得更加频繁和剧烈,致使钢铁企业面临更加动荡的原料市场,进而直接作用于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,对企业生产和经营造成较大冲击。因此,重构铁矿石定价机制迫在眉睫。
总得来说这几年铁矿石价格还是有所降低,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需求放缓和一些低成本生产商供应的增加。预计今年铁矿石ca亚洲城将降至每吨51.5美元,较2017年下跌20%。
只要涉及到庞大的中国市场,必和必拓必然如影随处。作为老牌铁矿巨头的必和必拓,近些年正瞄准了中国钾肥市场,并积极展开海外布局。钾肥是所有农业复合化肥的必须原料,是最重要的一种肥料。中国的钾肥自给率不足30%,是全球最大的钾肥消费国和进口国,年进口量在800万吨,中国一直在国内外积极寻找钾矿以满足国内需求。
加拿大的钾矿资源极为丰富,而且品质上乘,占世界总储量46.7%,其中90%以上钾矿资源都分布在加拿大中部的萨省,目前已知的181个钾矿矿区中,必和必拓早在2003年就已开始布局拿矿,目前拿到了56个,占比1/3,这还是在2010年必和必拓收购加拿大钾肥公司失败后所拥有的资源,另外它在埃塞俄比亚17000公里的钾盐开采权。相比之下,其他公司完全不是对手,而中海油通过旗下国新国际公司入股了西部钾肥公司20%的股权,但这家公司年产只有280万吨,相比需求还留有巨大缺口,中国未来的钾肥也将极大依赖进口。好消息是自2008年以来,全球钾肥价格一路走跌,到2016年,价格下跌已达50%以上,处于近10年来的低谷。而且由于环境、政策等原因,国内钾肥产业正在崛起,未来自给率有望进一步提升。在此想说的是对于这种与农业有着密切相关的资源,绝对不能受制于人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,这不但是影响14亿人口吃饭的问题,而且涉及农业安全、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问题。